农林要闻

- 校内新闻热线:9291819
每年都有这样一群高考生,他们成绩优异,却坚定地选择农学,决心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。取得高考668分、全省排名5088位次、毕业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中学的陈翛轶,就选择了我校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农学专业,成为我校今年本科生录取的最高分。
浙江农林大学涉农专业为什么吸引着一个个高分学子,让我们听听陈翛轶同学的回答。
初心:守好家乡“一亩三分地”
“每次看到一片一片金黄的稻田或是种满其他农作物的土地时,我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,很舒适。土地是我们的根,脚踏实地,方有一种安全踏实的感觉。”陈翛轶这样描述自己记忆里家乡的土地。
在读完费孝通先生的《乡土中国》后,他在笔记中这样写道,纵然一个人的生命短暂,但一片土地绵延了一个家族,无数人的短暂汇聚成了生命的长河,最终呈现出生命的厚重,而这一切的根本是在于土地。
为什么要选择浙江农林大学,陈翛轶表示,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电玩城的农学实力在自己的心中是高水平的,有信心能够学习到足够的专业知识;另一方面,是因为网络电玩城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,毕业后可以回到家乡工作,用自己所学回哺家乡。
“我是在农村出生的孩子,即使后来因为学业来到了富阳城区,但我对农业一直怀有热忱,”陈翛轶直言“不说什么高大上的想要为世界农业作出贡献,但真的想要守好家乡的‘一亩三分地’。”
家人的支持,也是陈翛轶选择浙江农林大学的重要原因,“是家里人告诉有定向招生政策。我平时也不太关注这类事情,可以说这为我指出了另一条路,感谢他们支持我走一条服务农村基层的道路”。
秉承初心淬炼本色,脚踏实地行稳致远。陈翛轶觉得,农学的种子早已在他的心中埋下,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,很幸运能够成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员,在新时代的长歌中写入自己的音符,将个人奋斗融入乡村振兴的进程。这是一粒种子蓬勃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,也将是他人生路上又一个新的起点。
追梦:每一步都脚踏实地
云路鹏程九万里,雪窗萤火二十年。
坚持、踏实、努力,是陈翛轶高中学习生涯的关键词。在高中学习阶段,英语一直是陈翛轶的弱势科目。由于他做作业的速度比较慢,每天基本只能完成当天的作业,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进行整理提升,于是他购买了许多英语套卷,在周末或者没有作业的空闲时间里进行适量练习。
不懂就问、发现弱势、补足短板也是他在学习中取得高分的关键。陈翛轶认为:“可以每科都不突出,但不能有一科有明显缺漏”。他学习不追求速度和数量,更看中质量和劳逸结合,他认为这样有利于保持高效的执行力。
压力过大时,陈翛轶也会选择为自己的学习按下暂停键,“和朋友聊聊天,出去逛逛,缓解一下心情,然后第二天早上起来在心里说一句:又是崭新的一天。让自己忘记昨天的烦恼,迎接新一天的美好”。
热爱生活,做不被定义的自己。在课余生活中,陈翛轶也在解锁不同的可能,展现多面的精彩。他热爱书法,喜欢在闲暇时通过书写放松,同时也在培养羽毛球、足球等体育爱好。他表示,如果有其他感兴趣的事物,他也会很乐意去尝试,“去图书馆看看书,看看动漫番剧或者适当地玩一下游戏都可以,世界这么大,也可以趁着年轻有空出去看看”。
未来:探索更多未知的精彩
高中的三年生活饱含了酸甜苦辣,作为高考学子的榜样,陈翛轶交上了高中阶段的圆满答卷。回望过去,关关难过关关过;展望未来,事事难成也将事事成。
风雨多经志弥坚,关山初度路犹长。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,陈翛轶希望自己能在充分感受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,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,继续保持学习的动力,多参加志愿活动,锻炼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。
“只有到了晚上,才能懂得白天多么光辉灿烂”,陈翛轶用这句话时刻告诉自己,不要因为在白天里抱怨阳光的刺眼,要想象在黑夜中,白天多么令人向往。卸去了奋斗的苦涩后,余下的是在心头久久荡漾的甘甜。
“为人民服务,不害怕犯错,努力向前辈学习,始终坚守初心”是陈翛轶对未来投身基层工作的自己的寄语。未来的日子里,陈翛轶希望探索更多未知路上精彩的“风景”,成为一个真正的充盈者。“希望能去各地走走看看,见识见识地理书上描绘的各地美景的,毕竟书上看到的和实地体验感觉是不一样的”。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,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
踏浪前行风正劲,不负韶华争朝夕。属于陈翛轶的未来,正在一一展开,正如他自己所说:“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,昨日的披星戴月,换得的是今后的璀璨星芒”。
(学生通讯社 沈雨青 陈丽佳 傅歆韵 新闻中心 尧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