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电玩城

网络电玩城

农林要闻

【牢记嘱托 强农有我】食品与健康学院(现代粮食产业学院):践行大食物观 奏响健康中国强音

时间:2025-07-10  作者:  点击数:

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要“树立大食物观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”;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“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”。二者融合并举,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两大国家战略。食品与健康学院(现代粮食产业学院)自建院以来,始终坚持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连:从1958年响应“向森林要粮食”号召而设立林产加工专业,到2021年重组学院服务“健康中国”战略;从为浙江粮食系统定向培养粮油储检人才,到成为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支撑单位。在这里,每一粒稻谷的归仓都与国家粮安基石同频共振,每一味本草的效用都与人民健康福祉紧密相连。

根据网络电玩城统一部署,连日来,食健学院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、骨干教师、学生代表等分别开展了“牢记嘱托 强农有我”学习大讨论、“青年从游”廉心正身主题活动和“走一线听建议、转作风促发展”大调研活动。结合学院年度重点工作,同步开展了“教育面向未来”主题教育教学大讨论活动,全院师生围绕“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,具备什么素质是学生立足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、岗位胜任力和更好的生存生活能力;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应对未来的挑战?”主题开展热烈讨论。

党建引领聚合力  兴农报国秉初心

食健学院始终牢记嘱托,以“强农有我”的使命担当,持续深化“七融七领”党建工作体系建设,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。

深化实施党建领航“七大工程”,开展“党建+”引领学院综合实力提升、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社会服务等特色工作,实现学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、党员教育与师生发展、党建文化与学术文化的深度融合。构建“班子带头、党员冲锋、全员参与”的联动发展机制,在学科博士点申建、专业工程认证建设等重大任务中,党员干部冲锋在前,带头攻坚,形成“头雁领航、群雁齐飞”的浓厚氛围,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

深化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双带头人”培育工程,选聘国家级人才闵伟红教授担任食品学科党支部书记,深入推进学科、专业、支部一体化建设,着力打造“粮安天下”“本草红心”党建工作品牌,食品学科党支部获批第四批全省高校党建“双创”样板支部,“求真本草”巾帼文明岗获批网络电玩城第二届“巾帼文明岗”荣誉称号。

深化实施“人才强院”工程,持续开展“师者如光,微以致远”一师一品活动,聚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,通过“笃行求真”学术沙龙等,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来学院讲学,全方位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。近年来学院教师荣获“浙江省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”“浙江省师德楷模”“浙江教育年度影响力人物”、浙江省思政微课大赛特等奖、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荣誉。

立德铸魂育英才  强农兴农谱新篇

食健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秉承“教育者,非为已往,非为此刻,而专为将来”的育人理念,牢固树立本科教学中心地位,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。结合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筹备等工作,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,优化顶层设计,强化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、协同育人,着力培养“一懂两爱、一深广识、一专多能、全面提升”的强农兴农人才。强化实践教学,构建形成了2+4实践教学组合、3大实践教学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,建成校内食品中试实践基地和省级粮库实践教学基地。深入开展“教育面向未来”主题教育教学大讨论,推动科教产教案例进课堂,聚力构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。

学院强化招生、培养、就业全链条育人,聚力打造政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。入选农业部“农产品安全进校园”第二批试点高校;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、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分别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携手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;与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、磐安县、遂昌县等共建省级粮食产业学院、共富学院、产业研究院等特色育人平台,获批浙江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;深入实施“三定四共”定向生培养模式改革,连续十年为浙江省粮食系统定向培养粮油储检学生700余人,为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学生在第六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6人全部获奖,居全国高校首位,并以团体的优异成绩获得优秀院校奖,2017届毕业生许玉红获全国“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金”。

平台筑基强引擎 科创驱动攀高峰

学院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,紧密对接产业需求,成为“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”的重要支撑单位,先后建立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“国家粮食产业(中温高湿区优质稻谷储藏)技术创新中心”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“森林健康食品产业国家创新联盟”“灵芝三叶青产业国家创新联盟”“三叶青西红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,以及“浙江省特色中药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”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,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,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,在中温高湿区生态储粮,森林食品、特色中药材资源挖掘与利用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。近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45项,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7项,其中“十四五”国家重点研发项目《粮食收储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》1项(经费2000万元),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,到账经费7080万元,累计发表SCI论文223篇,授权专利50项,制定标准11项。

产研融合强根基  健康中国担使命

食健学院以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邵志鹏同志精神为引领,紧紧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,聚焦优势领域,开展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,助力粮食、森林食品、“新老浙八味”中药等产业高质量发展,积极投身山区26县乡村振兴,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模式。建立森山大健康研究院和磐安、新化2个共富学院,辐射浙、赣、湘、黔等9个省60余家企业带动3万余农户脱贫,新增产值20亿元。16名教师担任省级科技特派员,闵伟红教授入选浙江首批援疆科技特派团,刘兴泉教授获中国致公党“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,邵清松教授获“第十五届林业青年科技奖”和“首批中国林草产业创新英才”称号,白岩教授荣获“浙江省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”,“浙江衢州白及科技小院”被授予2024年中国农技协“最美科技小院”,形成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典范,事迹被新闻联播等50余家媒体报道,影响广泛。

文化浸润厚底蕴  薪火赓续续华章

食健学院以践行大食物观和“健康中国”战略为引领,构建“党建领航、文化铸魂、实践育人”的立体化文化建设体系。以现代食品科技赋能传统食养智慧,精心打造食品文化节、中药文化节等2个学生工作品牌,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专业文化深度融合。通过组织开展农产品安全知识竞赛、传统食品创新大赛、研究生学术年会、森林食品论坛、“同读经典 共思共成长”读书活动等,将学科特色与育人使命深度融合,形成“从典籍到学术、从学习到生活”的文化育人闭环,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,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“强农兴农”人才。
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,主动对接“健康中国”战略,积极践行大食物观,以“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”规划建设为契机,进一步凝练学院学科发展方向,借势而行、乘势而上,全方位攻坚一流学科建设和博士点突破,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,全力助推高水平大学与林学登峰学科建设!

(食健学院)

上一条:【农林故事】雷晨曦:晨启新程,曦照乡土践初心

下一条: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一行来校交流座谈

COPYRIGHT?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.ZAFU.EDU.CN

网络电玩城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

邮编:311300 电话:0571- 63732700

浙ICP备11046845号-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