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动态

- 校内新闻热线:9291819
11月20日,我校新农科交叉报告厅内丝竹悠扬,曲韵婉转。应我校团委邀请,浙江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王恒涛、王文惠莅临我校,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《昆曲之美——探讨我们如何与古老艺术对话》的精彩讲座与艺术示范。活动现场座无虚席,一场跨越六百年的艺术对话在此温情上演。
活动伊始,王文惠老师一段《牡丹亭·寻梦》中的【嘉庆子】唱腔甫一出口,便以其清丽婉转的“水磨腔”瞬间攫住了全场观众的呼吸。许多同学此前对昆曲的印象仅停留在“古老”与“高雅”,但亲眼目睹其细腻的身段、亲耳聆听其缠绵的唱词,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惊艳的神情。
王恒涛老师从昆曲的行当讲起,以轻松幽默的语言,拆解了昆曲唱、念、做、打中的美学密码。“大家觉得昆曲的节奏慢,但正是在这‘慢’里,蕴藏着人物最细腻的情感变化。每一个眼神的流转,都可能是在‘说话’。” 他深入浅出的讲解,将昆曲的文学之美、音乐之美、身段之美与表演之美层层剖析在同学们面前。
本次活动并非单向的知识灌输,而是一场深度互动的艺术体验。在讲解了昆曲的基本知识后,两位艺术家还带来了《玉簪记·琴挑》的经典唱段演示。王恒涛饰演的潘必正与王文惠饰演的陈妙常,通过优美的曲牌和含蓄传神的表演,将古代青年男女之间微妙的情愫表达得淋漓尽致,引得台下阵阵掌声。
活动结束后,许多同学仍意犹未尽,围着两位老师继续交流。有同学感慨道:“以前总觉得昆曲离我们很遥远,但今天才发现,杜丽娘对自由与爱情的追求,潘必正与陈妙常的相思,这种真挚的情感是共通的。当我们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密码,古老的艺术瞬间就变得生动而亲切。”
王恒涛老师表示:“我们来到校园,不是希望每位同学都成为昆曲专家,而是希望能播下一颗美的种子。让年轻人知道,在我们自己的时代,完全可以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欣赏传统艺术,并与它产生属于自己的、独特的对话。”
此次浙江昆剧团走进浙农林大,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艺术盛宴,更是一次成功的文化浸润。它成功地拉近了青年学子与“百戏之祖”昆曲的距离,让古老的昆曲艺术在青春的校园里,找到了新的知音,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(校团委)




浙ICP备11046845号-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